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开,小早川怜子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卡通动漫,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center id="kq00k"><small id="kq00k"></small></center>
<center id="kq00k"></center>
  • <ul id="kq00k"></ul>
  • <ul id="kq00k"></ul>
  • <tbody id="kq00k"></tbody>
  • 奧數(shù)網(wǎng)
    全國站

    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 二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 正文

    提高學習動力的有效策略

    2016-12-29 16:31:02     下載試卷     標簽:小學語文論文 小學教學論文

      摘要:學習動力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nèi)在原因,是激勵、指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學習過程的關鍵因素。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良好的學習動力對學生的學習起促進作用。因此,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對教師的教學成效以及學生的成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學生、學習、學習動力、教學

      很多情況下,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說明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習動力不足,甚至是“無動力”——學生對學習的目標和當前的任務不感興趣。只有行為能夠滿足“未滿足的”的需要,那么該行為才會顯得有趣和吸引人。舉例來說,教師說一個學生“無動力”可能實際上只是說“課堂的生活”無法滿足他的需要。當課堂活動能夠滿足學生的需要時,甚至這個“無動力”的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來。在實施人文價值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一、公平地愛每一個學生

      所謂公平地愛每一個學生,即是尊重和寬容每一個學生,平等公平地對待所有的學生,無論學生是聰明的還是愚笨的、乖巧的還是頑劣的,教師都能夠讓自己的師愛陽光均勻地照耀在每一個學生身上。

      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尊重是教育的重要原則,沒有尊重就談不上教育。從人的心理需要看,所有的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尤其是處在少年時期的小學生,這種需要更加強烈。因為他們處在童稚的階段,對任何事情都似懂非懂,在成長的過程中最大的渴望就是能得到老師的關注和尊重,得到老師的信任和愛。若沒有對學生的尊重就沒有對學生愛的情感,就不會在乎學生的在乎,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新課程改革倡導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教師不應該只是知識的傳遞者和傳播者,而應成為學生心靈的引導者,學習生活的參與者、點撥者。學會蹲下身子和學生說話,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天性,是新時代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課題。在尊重所有學生的優(yōu)勢領域、潛能大小、學習風格、情感體驗等差異性基礎之上,促進他們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化的發(fā)展。這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而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公平正直、仁愛善良等高尚品德,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公平正直、仁愛善良、光明磊落等高尚的道德品質具有良好的定向和激勵作用。[1]

      教師公平地愛每一個學生,要傾注在細微的環(huán)節(jié)之中。比如,課堂上請學生回答問題,要經(jīng)常輪換提問對象,讓人人參與;找學生談話,要做到好、中、差面面俱到;安排學生座位,更要公開公正,不能厚好薄差。同時,對自己言行舉止更要注重細節(jié)。比如,不要用敲打講桌的方式平息教室內(nèi)的喧鬧或提醒學生集中精神;不要用大聲吼叫的方式批評學生,更不要在公開場合點名批評甚至羞辱學生;不要在學生犯錯誤時動不動就通知家長;不要在批評學生時翻舊帳;不要用過激的言辭夸大學生的缺點和錯誤;不要用輕蔑的言辭或表情對待學生;不要把學習成績作為評判學生的唯一標準;不要在說話時涉及學生的生理缺陷;不要忽視學生的任何閃光點等等。

      在教育工作中,對少年時期的學生,教師要在乎學生的在乎,尊重他們的個性發(fā)展和人性取向。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是一個愛的使者,用愛的心靈去關注孩子們的每一點需要,激勵他們不斷進步,產(chǎn)生更多的更積極的在乎,密切師生關系,拉近心理距離,從而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快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

      二、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和鼓勵

      美國心理學家特爾福德認為,驅使學生學習的基本動機有兩種:一種是社會交往動機,另一種是榮譽動機。前者表現(xiàn)為學生愿意為他所喜歡的老師而努力學習,從而獲得教師的稱贊,增進友誼;后者則是一種更高級的動機,它是人們要求在社會上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體現(xiàn),如追求別人對自己的尊敬、希望獲得別人的肯定、贊揚、稱頌等,這兩種動機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心理基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我們就可以知道,每個人都需要善意的贊美。善意的贊美實際上是一種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資,是一種驅使人奮發(fā)向上、銳意進取的動力源泉。鑒于學生這樣的心理動機,本人以為教師只要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恰當?shù)倪\用鼓勵和表揚,必定能激發(fā)學生積極進去、刻苦求學的潛能。

      在教育學生時教師應要多從正面引導學生,多給他們一些善意的贊美。在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表揚,給予學生贊許的眼神等,讓孩子品嘗更多成功的喜悅,同時給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標或期望,能夠激發(fā)出孩子自信和積極向上的進取力量。在批閱作業(yè)中,一篇情理交融、鼓勵性很強的評語,一段肯定、稱頌的贊美之詞能讓我們的學生心情愉悅、精神爽利,那么我們的教育往往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表揚、獎狀、勛章、榮譽稱號等作為激勵手段, 更是激勵的最高境界?梢,鼓勵和表揚在我們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它能夠激起學生的榮譽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它能夠促使學生形成準確的自我認識,增強學生的自主性;他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表現(xiàn)的標準,并傳遞教師對學生的良好期望。[2]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不要吝嗇你的表揚和鼓勵,對于學生來說,你的表揚和鼓勵就是兩顆永不干涸的露珠,就像杜甫的詩句:“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真誠的鼓勵和表揚,便是那知時節(jié)的好雨,這好雨定能滋潤著充滿生機的心田,使這片心田結出累累碩果。

      三、運用勵志教育

      勵志的“勵”是指激勵、鼓勵、勉勵、磨練、振奮之意;“志”是指有志氣、志向、意志,有追求上進的決心和勇氣及做成某事的氣概,表達要做什么樣的人、決定達到某種目的而產(chǎn)生的心理狀態(tài)。“勵志”意為振作精神,奮發(fā)志氣,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去實現(xiàn)遠大的目標,F(xiàn)代社會教育,都十分注重勵志教育。“勵志教育”,是指運用心理學、成功學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論,通過系統(tǒng)的、科學的教育,喚起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成就動機,培養(yǎng)自我規(guī)劃和自我管理能力,較為系統(tǒng)全面地培養(yǎng)成功品質,激發(fā)學生的潛能的教育,使學生從“被成長”中產(chǎn)生生命自覺,讓學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長,最終達到成人成才成功的目的。在通俗意義上講就是指勉勵學生樹立志向,并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實現(xiàn)志向的教育。

      當前,很多小學生都存在考試緊張焦慮問題:有些考生面臨考試時,不能做出合理的應對,對考試存在錯誤的認知,直接導致很多身心緊張、焦慮的癥狀,最終影響考試正常水平的發(fā)揮。各個年級都存在,低年級比較突出,有些家長的期望值過高,給學生布置許多課外作業(yè),從而引起學生過大的壓力是導致考試焦慮的主要原因。加上小學生缺乏明確志向,一天到晚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渾渾噩噩,感到空虛、寂寞、茫然、郁悶、無聊與無奈,學習上倦怠并充滿消極不滿情緒,學生的心理問題、德性問題、品行問題越來越突出,自理能力、抗挫折能力、社會生存能力越來越令人擔憂,歸根結底都是缺乏勵志目標。因此,對當代小學生進行勵志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重點。通過勵志教育,能激發(fā)學生的成功需要,引導學生追求真善美,從而培養(yǎng)起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素質。

      各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勵志教育:(1)班級擬定誓言,每天集體喊誓言詞;(2)上午預備起立齊唱勵志班歌;(3)每周班會為學生講一個勵志故事等。這些勵志教育引導學生做好成才目標的規(guī)劃和設立,給予學生實現(xiàn)具體目標方法上的指導,讓學生置身于一個能夠產(chǎn)生激勵效應的環(huán)境,督促學生堅持積極的行為并養(yǎng)成努力的習慣。[3]

      四、為學生樹立成功的榜樣

      榜樣教育即榜樣示范,它“是以高尚的思想、模范的行為、優(yōu)異的成就教育影響受教育的一種方法”[4]。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實踐中,榜樣教育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一直被廣泛運用于學生教育的過程中,通過樹立具有鮮明特征的榜樣,發(fā)揚其身上所有的精神,能在少年群體中產(chǎn)生強大的激勵作用和示范效應。其實榜樣不需要刻意尋找,孩子的身邊就有好榜樣,用孩子身邊的榜樣進行示范教育是最簡潔、有效的方法。

      首先,教師樹立形象:在孩子們的眼里,教師是完美無缺的榜樣,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小學生具有向師性、模仿性特點,教師必須發(fā)揮示范作用,注意言傳身教。學生耳濡目染,由此而產(chǎn)生的內(nèi)驅力,對其良好的習慣的形成,學習動力的激發(fā),其作用不可估量。葉圣陶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接觸最多、關系最密切的莫過于老師了,學生,特別是低段小學生,他們是在模仿中學習,其模仿能力相當驚人。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有著一定的威信,教師的對學習的熱情經(jīng)常成為學生的模仿對象。家長經(jīng)常會從小學生的口里聽到這樣的話:“我們的老師是這樣說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表現(xiàn)出濃厚的學習興趣,以身作則,使學生在學習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只要在這樣的氛圍熏陶下,學生良好的學習動力才能得以更好地激發(fā)。

      其次,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在培養(yǎng)學習動力方面,榜樣尤為重要。列寧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小學生的一個心理特點就是近距離的模仿。榜樣是無聲的力量,是學生良好學習動力的典范,是行為規(guī)范化的模式。同齡榜樣更是活的教科書,具有生動、形象、具體的特點。對學生具有更大的說服力,更強的感染力,對學生形成學習動力具有特殊的作用。他們可塑性強,給他們樹立什么榜樣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給他們做榜樣,就可以激勵他們向積極的方向去努力,如:在愛學好學方面,多給孩子樹立身邊的榜樣,挖掘每個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及時樹立典型,孩子們都有爭強好勝心理,形成一股強勁的內(nèi)驅力,就會不由自主地以他們?yōu)闃藴室笞约海B(yǎng)成愛讀書的習慣。

      我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很多學習是從觀察、模仿別人學習開始的,如果自己缺乏成功的體驗,那么,同樣從他人的成功中可以獲得通過努力走向成功的經(jīng)驗。因此為學生樹立成功的榜樣同樣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fā)其學習的動力。

      總之,學生的學習動力對學生的學習成效至關重要,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指導日常教學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來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靈活采用教學策略,最終達到減緩和消除學生厭學的目的,并且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總結,就一定能夠找出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從而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成效。

      參考文獻

      [1] 涂秀菊.中小學課堂教學公平探究[J].內(nèi)蒙酷師范大學學報,2009:1.

      [2] 席作宏.表揚:從虛假無效走向真實有效[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1:15.

      [3] 徐波、沈瀟、于目新.基于勵志教育的學生成才導引探討與實踐[J].中國成人教育,2013:53.

      [4] 班華.現(xiàn)代教育論[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232.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作者:羅佩君

       歡迎訪問奧數(shù)網(wǎng),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tài)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shù)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shù)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baitu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