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 三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 正文
2016-12-29 16:49:28 下載試卷 標簽:小學語文論文 小學教學論文
說到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yǎng),是所有語文老師所關注的。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條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培養(yǎng)學生對作文興趣的方法有很多種:以新激趣、以疑激趣、以奇激趣、以美激趣、以情激趣等。趣味盎然的習作環(huán)境可以刺激學生的靈感,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
1、玩時覓趣
好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盡情地嬉戲玩?梢宰尯⒆訏侀_對作文的畏難情緒,向我們敞開童真童趣的世界。為習作積累可貴的素材。
如元旦放假回來,我組織學生搞了一個題為“快樂元旦”的迎新活動,在“成語接龍奔牛年”、“我是007”、“超級模仿秀”、“五毛和一塊”、“動物大連蹲”以及“爆竹聲聲賀新年”等幾個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笑聲不斷。其間,我還不失時機地讓學生一邊游戲,一邊觀察周圍人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無一例外地及時指導及時評價。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玩得高興的同時知道了寫作文原來就是這么回事。所以,游戲一結束,學生就能揮筆成文,字里行間無不洋溢著歡聲笑語。
2、賽中激趣
比賽能激發(fā)人的斗志,也能讓學生寫出高潮迭起的佳作。
如在學習課文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之后,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題為《玩轉漢字》的知識性競賽。“火眼金睛”、“環(huán)肥燕瘦”、“妙語連珠”等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了“用武之地”,同時也掀起了一輪一輪的高潮。連平時都有點怯于表達的孩子都為了團隊精神豁出來了!在這種氛圍之下,學生始終處于“憤悱”狀態(tài),加以教師不著痕跡的指導,自然“文思如泉涌”!
3、畫里悟趣
小學生思維的特點是直觀性強,并且也愿意信筆涂鴉。創(chuàng)設一些機會讓學生描一描、畫一畫,也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讓他們先繪畫,再習作,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又能把作文材料顯性化,降低取材的難度,從而降低作文的坡度,更難能可貴的是讓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敞開了心扉,無拘無束地進行創(chuàng)造。
4、以情引趣
能牽動感情的事,往往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因此,教師有意識地抓住和創(chuàng)設動人情境就很有必要了。例如,在觀看電影《圓明園的毀滅》時,影片呈現(xiàn)了英勇的八旗子弟浴血奮戰(zhàn)而又全部陣亡的悲壯的八里橋一役,呈現(xiàn)了滿清統(tǒng)治者為求一己安寧而把人民江山拱手送給如狼似虎的侵略者而倉皇遠逃的場面,更呈現(xiàn)了咱們的“萬園之園”在熊熊大火之中付之一炬的場面……這些畫面對學生產生了極強的視覺和情感的沖擊力,教師應及時抓住這樣的契機積極引導學生談感受、說看法,升華情感。這對學生既進行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又是一次難得的寫作訓練,這樣的場景記錄下來,學生們有話可說,容易成文。
厚積累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要寫好作文,語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積累也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
1、閱讀加摘錄
善于閱讀的人才更有發(fā)展?jié)摿。這里的閱讀不僅僅是指語文課內的閱讀,更不等同于語文課本的學習,還包括大量的課外閱讀。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首先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大量閱讀的條件。我們在班內設了一個圖書角,發(fā)動每個學生從家里拿來幾本書與大家“共享”,并定期更換。這樣就解決了書源,保證了每個學生都有豐富的好書可看。
在學生有書讀的情況下,要提高課外閱讀的效率,還需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學會選擇性閱讀。第一單元,我愛讀書這一主題的學習中,學生就學到了許多讀書的方法,我們要指導學生學以致用:拿到一本書,首先得問自己,我想從中得到些什么?接著快讀目錄,以獲得一個總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品讀的內容,反復誦讀,在讀中自悟,在讀中自得,記住其中的要點、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詞佳句、古詩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門別類地摘在筆記本上。再對這本書其他內容進行快速的瀏覽,得到想要的要點或具體的信息,就停下來,把它們記下。每天閱讀至少30分鐘,在閱讀中尋找快樂,把閱讀當作一種習慣,正是我們所努力追求的目標。
2、觀察與思考
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生前有一個習慣——隨身帶著筆記本,他說:生活中什么都可以記。世界上的東西都是有趣的。的確,作文源于生活。我們身邊每天都在發(fā)生著不計其數(shù)的新鮮事。可惜,很多學生對此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梢,無材可寫的根源是不善于觀察。要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就必須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與思考,時時處處做生活的有心人。觀察時應調動一切感官,充分運用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進行細致的觀察。對觀察到的現(xiàn)象,要給自己多提幾個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并勇于向別人請教,要進一步分析、綜合、比較、判斷,以獲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覺得很有收獲的就記下來。
勤練筆
學生掌握了大量的語言材料與生活素材,就為寫作做好了準備。剩下要做的,就是實踐、實踐、再實踐,也就是反復多次地進行習作訓練。
1、利用日記,加強訓練
實踐證明,堅持寫日記確實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在組織上我們教師要做適當引導,如可在學習小組內接龍,會寫的先寫,后面同學在前面的基礎上寫,可連載,也可斷開;又如,每個學習小組輪流出個內容,今天寫你的,明天寫我的,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同時,日記也是我們師生溝通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這同樣是訓練寫作的很好途徑。例如學生對班級管理有意見,想給教師提建議,與同學之間有摩擦,做錯了事不敢當面承認等等,在心里有話不吐不快的時候,就可以通過日記的形式暢所欲言。這樣,以日記為中介,通過師生之間的真誠交流,促進了溝通,使情感更為融洽。另一方面,激起了學生寫的欲望,也鍛煉了學生書面表達的能力。這些文字是學生在感受特別強烈、表達欲望也特別強烈的情況下完成的,一吐為快,一氣呵成,因此很多都是內容真實、情感豐富的好文章。
我們班有不少同學把我當成他們非常信任的人,有什么心事總喜歡寫日記告訴我。有一次,一個男孩子寫了由于上課少數(shù)同學們紀律不好,但都被任課教師批評的事。在日記里,他具體地記敘了事情的經(jīng)過,并將事后委屈、矛盾、不滿的心理一一坦陳,感情真摯,讀來令人感動。寫作就是為了表達,用自己的話表達心中的想法,正符合寫作的本意。每每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會“每信必復”。
2、及時反饋,注重評價
與此同時,對學生及時進行肯定的評價也尤為重要。例如我們對于有閃光點的學生習作,要求學生把它發(fā)到班級博客上,利用班級社會的輿論給予充分的肯定。對于不可多得的佳作,及時向各大報刊推薦,讓學生享受發(fā)表文章的快樂,累積自信。
俗話說,“教無定法”,只要我們語文教師勇于探索,就能不斷開拓和豐富作文教學的形式,使學生想象的翅膀更加豐滿,興趣更加濃厚,使我們的作文教學真正面向每一個學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