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工作計劃 > 小學數學教學計劃 >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 正文
2017-08-24 17:37:22 下載試卷 標簽:工作計劃 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通過學生數學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樹立數學到處可見的觀念。
二、導學內容:
1、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一)
2、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二)
3、分類、認識物體
4、11~20各數的認識
5、20以內的進位加法
6、20以內的退位減法
7、總復習
三、教材內容分析:
20以內的數的認識與計算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是學習較大數的認識和計算的基礎。在小學數學中處于最基礎的地位,是學生適應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本冊教科書還安排了簡單的分類、認識常見的物體和實踐活動等內容。學生對這些內容的學習,有助于他們加深對20以內數的認識、計算的理解與掌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導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領域
1、學生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內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初步了解加法、減法運算的意義,會計算20以內的加、減法。
2、學生經歷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柱形、球等簡單幾何體的過程,了解這些常見的幾何體。
解決問題領域
1、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開始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
2、學生初步了解到同意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3、學生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初步體驗。
4、學生初步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情感與態(tài)度領域
1、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2、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學生可以用20以內的數和長方形、正方形、圓柱形、球等幾何體,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4、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5、學生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fā)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五、導學重點難點
重點:
1、6—10的加減法。
??????2、20以內的進位加法。
難點:
1、10以內數的組成
2、湊10法。這是學生學習20以內僅為加法的計算方法之一,學好這部分內容將對學生計栓產生積極影響。
六、主要導學策略:
1、加強直觀導學,增強操作、觀察、時間等導學手段的應用。
2、師生通過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等方法,讓學生了解數的組成,及20以內加法的計算方法。
3、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知識的遷移作用,降低難度,分散難點,減小導學步子
七、導學進度表
周次教學內容課時數
1準備課2課時
1—3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一)12課時
4—7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二)15課時
8分一分、認識物體3課時
9—1111—20各數的人數8課時
12—1420以內的進位加法8課時
15—1720以內的退位減法9課時
18總復習4課時
八、課時安排
上學了
看一看,數一數………1課時比一比…………………1課時
。ㄒ唬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一)(12課時)
l~5的認識……………3課時0的認識………………1課時
比較……………………2課時5以內數的加減法……………4課時
整理與復習………………2課時
(二)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二)(15課時)
6-10的認識…………………3課時6,7的加減法……………3課時
8,9的加減法………………2課時10的加減法………………2課時
連加、連減、加減混合……3課時整理與復習……………2課時
綜合與實踐:我們身邊的數(1課時)
。ㄈ┓忠环终J識圖形(3課時)
分一分……………1課時認識圖形……………………2課時
。ㄋ模11~20各數的認識(8課時)
認識11~20各數…3課時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3課時
整理與復習………………………………2課時
。ㄎ澹20以內的進位加法(8課時)
9加幾………………2課時8加幾………………2課時
7、6加幾……………2課時整理與復習…………2課時
。20以內的退位減法(9課時)
11減幾………………2課時12,13減幾………………2課時
14,15減幾…………2課時16,17,18減幾…………2課時
整理與復習…………………………1課時
綜合與實踐:環(huán)保小衛(wèi)士(1課時)
。ㄆ撸┛倧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